冷藏櫃冷媒在正常的情況下,不穩定的臭氧在吸收紫外線後分解為氧氣(oxygen),而臭氧的消耗與自然界形成的臭氧之間達成一定的平衡。如今:因為工業上大量的使用CFC,當CFC經揮發後上升至大氣頂層,經紫外線照射,產生光解化學作用,釋放出氯氣,氯氣再經催化,使臭氧還原為,因此臭氧層就愈來愈薄,乃至「破洞」了,臭氧層的破洞使陽光中的紫外線大量進入地球,對地球生態及人類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。美國人造衛星「雨雲(Nimbus)七號」在1987年攝得的TOMS影像上,發現臭氧大量減少的區域以覆蓋了整個南極圈,於是全球88個國家共同簽訂「蒙特婁公約」,在國際共識下,管制CFC冷媒用量,已是必然的趨勢。哀哉!昔日在工業界廣受歡迎使用的「模範生」,來日將成為國際上共同聲討的「通輯犯」了。
我國基於「保護環境、維護生態」的考慮,已於1989年7月1日起正式加入全球保護臭氧層的行動,但由於我國經濟持續快速成長,對CFC的需求量日增,深知CFC的管制勢將對我國產業造成重大的衝擊,因此我們應該未雨綢繆,及早策劃「CFC問題的現況及其對策」,並加強科技發展研究開發CFC冷媒的回收、再生及替代品技術,以期待CFC問題的衝擊減小至最低程度。
引用處:基本冷凍空調實務 尤金柱 編著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